查看原文
其他

家长陪孩子写作业,你做对了吗?

关心孩子,就关注我们



孩子上小学后,陪读的家长也面临许多挑战。很多家长经常在家教智慧后台留言说,孩子作业写不完!


不少家长说作业太多了,总要写好晚才行。和几个家长详聊一番之后,才发现:不是作业多,而是孩子写作业过程太漫长!


我总结了一下,家长大多在反映孩子这几种情况:

 

  • 孩子写作业不主动,催都催不动。

  • 东张西望,作业不专心,磨磨蹭蹭耗时间,怎么催都没用。

  • 不会独立思考,遇到问题就停下来不动了。

  • 孩子凑合应付,作业完成万事大吉,家长每天查改的过程特别痛苦......

 


1

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,也都是束手无策干着急。我以前遇到过一位家长,他家每天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就像是在打仗,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时:嘴巴不闲,手不闲,各种暴躁抓狂。

 

孩子每写一字,每做一题,家长就开始叽里呱啦,说个没完:

“这一撇咋就这么难看?”

 “用橡皮别那么大劲”

“头抬起来……”


孩子题做错了,张口就是:

“脑子去哪了,都不想的?”

“刚才怎么跟你讲的,是不是傻?”

“又错,你怎么不想好再写?”


看到孩子写字不端正,火气噌噌往上冒,抢过作业本,不管三七二十一擦掉,接着怒吼:“马上给我重写!”


孩子稍稍停顿,就开始凶:“现在几点啦,你想拖到什么时候……”


真是应了家长群里调侃的那句话:不写作业时,母慈子孝,连搂带抱;一到写作业,鸡飞狗跳,乌嗷喊叫……


如果家长陪着孩子写作业,孩子与家长都出现“精神分裂”状态,那么家长的“陪”要么是弄巧成拙,要么是多此一举。


换位思考一下,我们就可以理解。想一下平时我们做事情,为什么会拖延,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我们觉得这个事情不容易,还有是不喜欢。当孩子从开始对写作业有种不得不做的情绪,那他怎么能好好地去完成?


孩子本身年纪小,专注力就会弱一些,家长一直坐旁边盯着,不断打扰,无形中给孩子添了不少“堵”。再加上父母间歇性即兴咆哮,孩子整个写作业过程是非常不愉快且处于压迫和恐惧感当中的,就更难集中注意力,作出正确的判断了。


所以说,父母这种监工式的陪写作业,只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,这样一来不仅孩子的作业无法完成好,而且学习成绩也会下降。



2

辅导孩子作业的2种常见错误


错误方法之监视型


在陪孩子写作业这个问题上,家长千万不要当监工,拿出警察抓小偷的本事,紧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、一丝一毫不放松。

 

设想一下,假如你开车的时候,坐在副驾驶的人一刻不停地帮你操心:“并线并线”,“打灯啊,你怎么又忘了”,“超车,超过它,哎,真笨呀!”时间一长,你会不会有扭头冲他喊“闭嘴”的冲动?

 

这种错误方法容易造成的弊端有:

 

1、家长在身边,孩子做作业时有种被监视的感觉,心理压力突增。

 

2、孩子做对时,家长往往沉默不出声;做错时,家长就立刻指出来,孩子听到的都是负面评价,容易对学习失去信心。

 

3、学习是一种思维过程,家长不断地打断孩子的思维,容易导致思路中断。

 

错误方法之服务型


面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,家长更容易充当服务员的角色。

 

写作业的过程中,一会儿“口渴了吧!先喝杯水”,一会儿“乖,你最喜欢吃的樱桃,快来尝尝”,一会儿“铅笔秃了吧!妈妈帮你削削”……

 

这样看起来很有爱的画面,其实是对孩子注意力的一种干扰,让孩子分心走神,无所适从。

 

一个朋友曾如实对我抱怨:从小学一年级起,面对端茶倒水一直服务不停的父母,他写作业时关注点只有一个,那就是:父母什么时候会离开!



3


看到这里,可能不少家长疑惑了,这也不行那也不对,我该做啥?

 

那究竟要怎么陪,才能事半功倍?

 

我要提醒各位,陪写作业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自我检查、独立思考的习惯,才能更好的辅助孩子学习。

 

所以家长们在陪写作业的时候,一定不要本末倒置,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。懂得这一点后,家长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问题上就能游刃有余了。

 

想让孩子天天完成好作业并不难,关键是需要家长和孩子形成默契配合。下面就为各位家长们支几招:

 

“做作业”3个必备

 

相对安静的环境,齐全的学习用品。一颗安静的心!(如果孩子静不下来,强迫他做作业的效果只会适得其反)

 

“作业计划本”:让孩子按照不同学科,分条记录好每天老师布置的作业。及时提醒并对照,如果当天完成记上√,如果未完成,可继续加入之后的学习日程中。

 

“纠错本”,把暂时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分别记录下来,便于之后重温、复习,反思不会做或做错的原因!

 

“陪作业” 4步走

 

预估:让孩子先预估完成每门功课的时间,然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,到点家长要及时提醒,如果没按时完成,帮助孩子寻找原因;如果是拖拉,给孩子一定的缓冲时间继续完成,给孩子设定一些奖励,激励孩子尽早完成!

 

检查:等孩子完成一门功课的作业后,给他一定的时间自己检查,控制在5-10分钟之内。如果孩子确定自己完成无误之后,家长再仔细检查。

 

安排休息:根据孩子课业负担情况,合理安排休息时间,让孩子从不同学科中转换思维。

 

总结:在检查完孩子的所有功课后,如果孩子完成得好,及时表扬;如果出现错误,一定要耐心帮孩子进行错题分析;如果是因为粗心而出现错误,可以给孩子设定一些小惩罚,比如减少玩乐的时间、罚孩子做点家务或者做点体育活动等。让孩子牢记检查的重要性!

 

“点拨做题”3个技巧

 

有的孩子,确实需要父母点拨那些“爬坡”难题,父母做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拨是必要的。只是在辅导、点拨时要讲究技巧:

 

让孩子反复读题

 

许多题目不难,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,往往只看了一遍感到不会做,很难,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。如果父母总是迁就孩子,立即告诉他如何做,甚至将版式列好,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思考、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。

 

正确的方法是:“妈妈相信你,只要多读几遍原题,你会做出来的。”当孩子做出来以后,父母要高兴地称赞:“我说过吧,仔细读题就会做了。”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。

孩子不会做的题,父母坚持让他“再读一遍”“再读一遍”,不轻易告诉他,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能够“逼”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,从而获得自信。

 

用例题作辅导

 

对于孩子经过思考也没做出的题目,父母也不要直接告诉他原题的解法,最好是根据原题编一个相似的例题,与孩子一起分析、讨论,弄懂弄通例题,再让孩子去做原题。

 

一般弄懂了例题,孩子多半会做原题,如果仍不会做原题,那么要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。经过几个来回,只要父母耐心引导,孩子一定会做原题的。

这种做法虽然父母要麻烦一些,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。否则,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,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。

 

只讲关键点

 

对于有些难题,父母一时也编不好例题,那么,可以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,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,让孩子根据父母的提示去思考、列式计算。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,或告诉孩子第一步做什么、第二步做什么……如果这样辅导孩子,那么他的解题思路不容易打开。

 

当然,孩子逐渐长大后,许多爬坡题父母也无能为力,需要请家教辅导,那么还是建议父母要求家教按上述方法辅导孩子,不要一来就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列算式,怎么做题。如果这样看似难题解决了,其实孩子思路没有打开。



“陪作业”5个提醒

 

1.孩子做作业时,尽量不要去干扰或打断他;

 

2.教会孩子使用二八法则

 

陪写作业时“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”,小学中高阶段时,孩子留的作业可能会增多,做作业也需要一定的技巧。

 

这时候就需要二八法则的帮助了,即把难做的和容易做的分开,然后用80%的时间做难题,剩下20%的时间做相对容易的题目。

 

二八法则是指在任何一组东西中,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,约20%;其余80%尽管是多数,却是次要的。把这种规律运用到学习上也是很有作用的。

 

一般来说,学习的重点跟难点只占全部学习内容的20%,我们却要把80%的精力投入在这些重点跟难点上面;

 

而其他内容虽然占了80%,我们只需花20%的时间就能掌握。

 

写作业的时候孩子这样做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,家长陪伴起来当然心情舒畅。

 

3.陪伴的目的是让孩子养成好习惯

 

在小学阶段,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。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。

 

如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呢?当然需要循序渐进地来。

 

在孩子写作业时,家长可以专心读自己的书,父母认真读书的状态也会影响到孩子的,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示范,就已经为孩子提供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了。长此以往,何愁孩子养不成好的学习习惯?

 

4.家长应该教给孩子方法,引导孩子多动脑,而不是直接给答案!

 

5.最重要的是耐心!耐心!!耐心!!!



主编简介


沙丽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。高级讲师,心理咨询师,职业指导师。河南省德育教育先进工作者,平顶山市优秀班主任。文学作品多发表于《星星诗刊》《诗选刊》《绿风诗刊》《中国诗歌》《中华日报》(泰国)《燕赵诗刊》《当代小说》《三月》《岁月》等数十家国内外报刊杂志。作品多次入选《诗选刊》“中国女诗人作品专号”、中国作家协会《中国诗歌精选》、《河南当代女诗人档案》、《中国新归来诗人》、《中国当代百名女诗人诗选》《中国网络诗歌史编》等多种选本。获《教师报》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、获“虞姬杯”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、 “东坡诗歌奖”全国华语诗歌大赛三等奖、第四届“大江东去杯百善孝为先”全国诗文大赛一等奖。2005年出版个人文集《记忆的手语》。


心理咨询:恋爱婚姻家庭,中小学生心理健康


咨询电话 17737837679



主编

沙丽娜


编委

张梦晗 庆向铃 徐熙甜 李滟哲 

封晓鹏 李若兰 康高雅 梁超会 

李紫一 闫梦珂 李惠彤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名家经典选读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